放映场次 : 2020年1月26日、1月29日 放映地点 : 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 Studio des Ursulines
主持/翻译:洪涛/ Alexis
观众:导演好,我个人非常喜欢这部影片,很有趣,不仅有许多有趣的隐喻,有些场景还是用戏剧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关于影片的片名,英文以及中文的,可否解读一下?
相梓:观众经常在问答环节询问电影名称的问题。《再见,南屏晚钟》,是源于崔萍在1958年的同名歌曲,电影中用的是这个最早的版本,因为在中国大陆这首歌曲已经过了版权保护期。歌曲描述一位少女在密林深处寻觅相约的恋人,却未能找到恋人的踪迹,直到晚风送钟声入耳,她走出森林,只看到夕阳,所有爱侣的情绪都是难以捉摸的。
我在影片开头两个女孩在宿舍中用了这首歌,在久梅离开医院宿舍时用了这首歌的变奏。我清楚并不是所有的中国观众都了解这首歌,更不要说外国观众了。
如果没有听过这首歌,就不会在看到片名时带入歌曲的意境,所以我用了西班牙画家Jean Miró的一幅画——《犬吠月》(Dog Barking at the Moon)。画面中有暗夜,有月亮,有狗,旁侧还有梯子。月亮对犬吠闻若未闻。狗如果跳上梯子靠近月亮,月亮是否会理睬它呢?这个名称不是百分之百对应中文片名的意象,但已经很接近了。

观众:很好奇为什么女主是一个怀孕的状态?
相梓:怀孕的女儿, 是马上做母亲的状态,更能体谅她的母亲,但她的母亲未必能够体谅她和她的身体状况。这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也和我的经历有关。我不想把她放入一个悲惨的语境,这恰好是我有经历的真实而已,我可以把它传达得更准确。
观众:你的电影非常优秀,我非常喜欢,也很受感动。也能从其中找到多处其他电影的痕迹,比如说侯麦的作品。想了解一下你的教育背景。
相梓:我先是学的经济学,然后接触了独立电影,在国内拍摄了一些短片。之后在美国学习电影导演并取得了硕士学位。我受到了法国新浪潮以及东欧电影的一定影响。但若要说一两位导演的话,应该是路易斯·布努埃尔和日本动画导演今敏。
观众:很喜欢这部电影,从片中的母亲的身上看到了我母亲的样子。为什么电影会是这样的主题,一个关于母亲、传统的方式。我觉得母亲也很像我认识的很多中国人的母亲,电影的故事出处是哪里呢?
相梓:我们上一辈的女性需要工作,需要照顾子女家庭。做女人很难,身担生活的重任,还要为孩子牺牲许多。而父辈中大多数的男性无需时常分担家务劳动,我不是说所有人是如此,只是基于我的认知,我周围的家庭大多是这种情况。母亲们做的更多。这是我获得灵感之处。
在家庭中,作为母亲,如果你无法感受爱,而且完全没有私人时间,你很可能会变得十分烦躁。你很可能要向他人转移情绪,那可能就是你的子女,而你恰恰是对方生命中很重要的人。
观众:我觉得这部电影展现了个体和他人的困难,多方向的,尤其是同性方面的,也有异国或者异性这两种角度。同性恋只是一个支线,为什么选择这条支线来发展?
相梓:我同意这点,电影的中心是家庭与自我,LGBT元素不是最重要的,只是与我经历有关 ,所以出现在了电影中。
观众:特别喜欢妈妈再次出现在剧场的场景。剪辑上的设计和讲故事的方式很有趣,是在写剧本的过程中就预估到了剪辑的样子,还是在剪辑台上又重新进行了构造?
电影整体上有相对固定的摄影风格,很多场景中镜头都是固定的,其实是有一个保持距离感的状态,请问选择用固镜的原因,是否是在提供一个旁观的感觉?
相梓:很多人觉得剪辑时在素材中做选择很有趣,但我不喜欢做后期剪辑,有点无聊,而且工作中需要非常注意细节,找到对应的声音或者段落,如果搞错了,则要重做很多。如果提前在剧本中确定好剪辑的部分,可以保证最后做最少的剪辑工作。
至于摄影构图,是因为我很喜欢一幅名为《韩熙载夜宴图》的中国古画,画面中的人物与画家的位置有着一定的距离。在宴席上,主人宾客乐师侍女,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姿态,每个人的心境都不同。虽然他们共处一室,但各自的情绪举止心思并不相呼应。这就是为什么我采用了固定机位大景别这种冷静疏离的手法去表现这个家庭中的人物以及她们的关系。电影中饭席间的谈话,各个人物的状态迥异。而电影中的中法夫妻,事实上,饰演本杰明的演员是法国人,他和女主角都是在用第二种语言沟通着,脱离了各自的母语。

回到电影,在这样的家庭中,许多事情无法完全讲透。如此处理也是在试图拉开观众和角色之间的距离。使观众保持一定的距离感去看角色,不要对哪一个角色代入太深。现实中交流的状态下,因为语言的问题也会很容易迷失,造成一种隔阂感。就算我们处于同一个状态,用同样的语言,即使是在一个语言体系下,也常会有“无法完全相互理解“的状况出现。
观众:我很喜欢你电影表达的方式,有些戏剧化的成分,有很多比较蒙太奇,虚幻的场景,例如女儿在读资治通鉴的时候想掐死妈妈,扔纸飞机,以及旋转木马那场戏。想问一下这样的手法,这些场景设定的灵感是源自哪里?
相梓:这部影片的编剧也是我。第一稿其实只用了两周时间就写完了。但是情绪陷在里面整个人很难受,需要一段时间调整一下。我就跟我先生讨论,你看不如我们分开一段。他对我很有耐心,他说你先一个人静一静,他带着我们的女儿去西班牙度假。大概有二十天的时间,我去了西藏。在西藏由于高原反应严重而且感冒了,实在太难受,很快回北京了。回到北京又去了新疆。在这个过程中,我跟我的剧本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可以跳出来去反观,给了我更多的灵感。后来我又修改了二十个版本。因为我觉得我需要给自己和观众创造一些空间,制造一定的距离。我不想要让人入戏太深,我需要一些戏剧化的段落来让我自己和观众能够得以喘息。等观众在戏剧化的场景缓过气来,再回到故事中。
这是我个人认为比较舒适的处理方式。我希望角色和观众之间有些距离,如果观众贴得太近,反而会看不清楚,保持距离才能客观,离人物过近就会太过主观。所以,一旦我觉得这个地方你已经靠得太近了,我就会把你拉开,就像角色和观众之间有一根橡皮筋。
观众:电影是否有在国内放映过,国内观众怎么接受这种同性元素的呢?想问下之前的电影作品,下一个电影计划是什么呢?
相梓:在北京上海成都兰州等地都放映过。大部分观众的反响是非常两极化的,喜爱或者痛恨。这正和我的预料相同。你的一些处理,不能强求所有人接受。这部电影是我的第一部长片,存在硬盘里的短片,从来没有给别人看过。我先生马上要拍摄一部西班牙家庭故事片,他是编剧导演,我做制片人。我还有一个计划,十年之内拍摄两部关于中国家庭的电影,距离完成计划还很远。
观众:如果说后面说,同团体去旅游之后变得很平静,觉得母亲性情的变化太快了,是否有一些细节可以和我们分享?
相梓:未必是非常快的, 电影院坐着的同时,对应的其实是经历着很多变化的,在几个月未维度下的母亲的生活。女儿的回国,未必没有对她造成很多的影响。
观众:我很惊讶影片在表达这样复杂的代际关系时,只局限局限在两代人和他们的朋友之间来交代社会环境,没有祖父母关系。也许是因为您没有祖父母吗?
相梓:我有祖父母。而且在婚礼那场戏,上一辈人也有出现。他们提及了一件事,就是想要抱孙子。如果我加入这组人物,这代人,我需要更多地筹资和寻找资源。
观众:电影中的赵大师看这部片子,会有什么想法?
相梓:如果下载,她可以看到。我衷心希望她的生意,赶紧终结。